电煤保供:一天可供1400万个家庭用电的煤矿探秘
在全国降雪降温的背景下,冬季用能进入高峰期。大家必须关心,咱们的电力供应究竟如何?为了确认和保证冬季供电稳定,煤矿的生产情况显得很重要。跟随我们的镜头,深入鄂尔多斯的神东上湾煤矿,看看这些神奇的场景。
这里坐落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是保障全国电煤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神东上湾煤矿年产煤炭1600万吨,这里可谓是“煤炭心脏”。该煤矿的队长刘建宇表示:“我们一天就能生产原煤5万吨,如果按每个家庭每天用电10度计算,相当于可以供1400万个家庭一天的用电。”这样的生产能力,让人倍感振奋。
走进煤矿,你会看到高耸的煤壁,足足有三层楼的高度。通过地下采掘的方式,矿工们在这个黑暗、寒冷的环境中,如同斗士般进行着艰苦的工作。为保障安全,矿区采用了120台液压支架,保护采煤面,确保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煤矿的“心脏”——变电所,各种高压开关柜与变压器如同繁忙的交响乐,默默为井下提供稳定的电力。而在高科技加持下,智能巡检机器人已成为其“隐形保镖”。这些机器人在井下通过全天候巡检,确保每个角落的安全。工作人员在地面便能远程监测,实时采集数十万条数据,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被忽略。
随着极寒天气的来临,北方许多地方气温骤降,煤炭生产面临极大挑战。我们来到呼伦贝尔市的宝日希勒露天煤矿,现场机器轰鸣,350多台设备在低温中紧张运转,场面壮观。但是低温给矿工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少困扰。
在这个冬季,煤层与冷空气之间的温差,形成大量蒸汽,给开采带来重重困难。为了应对这一情况,矿方工程师金磊表示,每个电铲均装备了除雾风机,通过吹散雾气来增加工作面的视野。如此一来,司机的操作便不可能会受到雾气的影响。
在矿区内部,生产的每一步都经过精细规划,从车铲的配比到设备的维护,甚至卡车运输频次都计算得非常周详。调度室主任张超透露,夜间最冷气温达到零下30℃,材料变脆,人们需要更加小心地操作设备,以降低故障率。
而矿区的党委书记于海旭则强调,科学组织生产流程,立足安全与效率,确保煤炭稳定生产。“现在我们每天出动350多台设备做土方剥离,完成煤炭生产量达10万吨。”在这样的高效体系下,面对严冬环境下的重压,煤矿工人们仍努力奋战。
从神东上湾煤矿的深处到宝日希勒露天煤矿的广袤天地,都是坚守与奋斗的背影。在全国范围内,煤炭的保供工作并不仅仅是数字,更是为了每一个家庭温暖的电力。寒冬虽冷,但这样的举措令我们对未来的冬天更添一丝温暖的希望。每一块煤炭,每一份努力,都是对千家万户的承诺与守护。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