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头条】2017亚洲消费电子展有啥好玩的?

  作为专注亚太市场的消费电子行业盛会,2017亚洲消费电子展昨天开幕。相比前两界的炫酷、吸引眼球,今年的科技更为实用,物联网正在进入实质阶段;可穿戴设备回归“穿戴”属性;VR、AR稳步进入商业场景等等。

  首先带大家来到AR、VR场馆人最多的地方去看一看, 这里有一面镜子,大概两米高、一米多宽,这镜子看上去很普通,但是,轻点镜面,就会出来一个虚拟模特。拍照后,模特的脸就变成我的脸,再点击镜面, 选择身高、体重和肤色, 好了,虚拟模特就是我的形象了。

  现在,镜子开始为我推荐衣服,不满意,没关系,还能个人选择。选好了直接下单。是否很方便?

  这面镜子的生产商是好买衣,此前一直做网络虚拟试衣间,去年开始,他们把网络虚拟概念转化成这个实体的镜子。好买衣联合创始人谭宏冰说,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是想给人们更多的实际体验:

  谭宏冰:我们的表现形式可能没那么酷炫、张扬,会更融入生活,更平淡一些,但是实际上它会更实用。用户量也慢慢地升上来,现在大概有500的用户量,真正开始推商业应用,大概也就一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还算是OK了。将来我们也希望让它走入到家庭里面,取代真实的那面全身镜。

  在亚洲消费电子展上随便转一转,你就会发现虚拟现实技术的触角,正在深入游戏、医疗、电影等等真实的生活场景,那么,这一技术和汽车驾驶员培训结合起来,会产生什么反应呢?我们跟着大航海VR产业集团创始人胥清浩一起去看看:

  胥清浩:中国现在每年有新增3000万的新驾驶员,他们都面临非常大的困难,驾校车位难约,驾校很远,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很多人考过了驾照之后,没有及时买车,时间长了就生疏了。所以我们推出了一个可能会改变整个中国驾驶培训行业的虚拟现实产品。现在有一个大的政策就是:允许驾驶培训不去驾校,只要通过驾校的培训就好。因此,我们计划把模拟驾驶器的门店开到高端社区、高校附近,开出7×24小时的驾驶培训。我们大概用了几十个生手去测试,它们用90%的时间在模拟机上完成训练,只有10%的时间去驾校练一下实地,大概有七、八个小时,就能够最终靠驾驶考试。

  一个驾驶模拟器就能改变驾驶培训行业,像这样的科技还有很多,比如中国移动推出的云拍,正在慢慢地替代抄表工的辛苦。

  工作人员:我们这个云拍是放在电表或者燃气表的壳上,正对着它的读数,每天会拍一张照片,上传到平台,平台自动把这个读数识别出来。

  工作人员:可能它不需要实地抄表了,但可能会出现另外一种新的职业,对这样的产品的维护,将大幅度减少人工。

  听见了吧,云拍的改造成本只是传统智能表的几分之一。科学技术水平可以又炫又酷,但价格却越来越亲民。跟着我去看一款鹿客推出的智能猫眼,主要用途是保护门户入口的安全,您猜一猜,要想获得这份黑科技带来的安全感,您得付多少钱?

  工作人员:我们鹿客智能猫眼能够做人脸识别,它检测到门口有陌生人之后,会通过手机报警。门口如果有人停留15秒或者是45秒,它也报警。检测到人脸的时候,它同时能够分析这个陌生人的年龄、性别和表情,让家庭的主人能更准确地判断现在门口有没有危险。第二的话,这个猫眼有超长待机的功能,理论待机时长是12个月,如果是正常工作的线个月。第三,它的连接速度很快,在一秒之内门口的实时视频,就能在手机上看到,可以用手机去跟门口的人通话,不管楼道里面有没有灯,晚上都能看得清楚。

  在来亚洲消费电子展之前,我一直以为得至少投入好几万元,才能把家里电器全都换成物联网电器,过上智能家居生活。但是,丰唐物联技术副总经理陈彦婷告诉我,门槛没这么高,大概四五千块钱就可以。

  陈彦婷:我们这套智能家居系统,它本身就是一套基于无线技术的家居系统。所以,您不需要去安装,也不需要去布线,只要将您的家电设备接入到我们的智能插座,就可以对本身不是智能的产品,进行开关控制,并且进行能耗监控。还有一些带遥控的设备,比方说您家里的空调、电视机等,像这类的设备,除了用插座控制开关以外,也可以用我们的网关,它上面有一个360度的红外发射器,您能够最终靠云端的码库或者是通过红外自主学习,让网关去学习您这个设备的功能键,就可以对覆盖范围里面所有带红外遥控装置的设备做控制。

  陈彦婷:预计在三季度我们在海外就会上市,四季度把一个更稳定、更优化的产品带到国内的市场。

  陈彦婷:在我们的官网上面慢慢的开始有一个预售,入门级别的大概是699美金。

  今年是亚洲消费电子展举办的第三个年头,很幸运,也是我采访亚洲消费电子展的第三年,虽然每年只有短暂的一天的采访时间,但是每年都有新关注点。

  如果说第一年我看到更多的是新鲜、炫酷;第二年关注到的是创新、热情;今年吸引到我的则是是实用和商业。当我看见我们上面给大家讲述的这一些产品,我脑子里出现美国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的那句话,他说“把AI置放于普通的事物之中,才能带来真正的颠覆”。我理解,这句话包含的意思之一就是:人工智能,要走向真正的成功, 就是要结合商业场景,转化成生活应用。说白了,要让高大上的“精英”技术,走向“草根”。

  过去两年,我们深刻的体会到,资本对于人工智能的青睐。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AI市场规模为1270亿美元,2016年预计1650亿美元,全球AI初创企业有855家,横跨13个门类 。为吸引资本,炫酷、眼球、噱头一度成为不少初创企业的主打牌,看上去技术很先进,但是不知道实际的应用意义在哪,也就是对AI概念性的追求远高于实用性的追求甚至脱离实用性,这种思维之下出来的不少产品也就难免名过其实了。

  所以,今年能够在亚洲消费电子展的展会上看到A与生活场景和商业应用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确实是很值得欣慰的。

  我相信,每一次人工智能技术有突破性的消息,都会引发人们的讨论,比如,什么是人工智能的最终成功?人们将把AI带向何方?想起有研究者说过,未来当你用AI的时候,你可能不觉得你在用人工智能,到了此阶段,人工智能才算真的成功。是的,或许,人工智能的故事才起步,我们大家可以预测的是,未来的路会更踏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