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爆炸、高管落马……淮河能源风急浪高
日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徽局网站公布了《安徽省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谢桥煤矿“3·11”较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2024年3月11日12时07分,安徽省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谢桥煤矿(以下简称谢桥煤矿)发生一起较大瓦斯爆炸事故,事故造成9人死亡,15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1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637.73万元。
官网信息数据显示,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成立于2018年,是淮南矿业控制股权的人。前身为成立于1949年的淮南矿务局,1998年改制为淮南矿业集团。煤炭产业、煤电产业以及清洁能源是该集团三大主营业务。
谢桥煤矿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下属煤矿,于1983年12月开工建设,1997年5月竣工投产,2024年前两月生产原煤140.36万吨。
2018年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能源局发布最新版《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将矿井瓦斯等级规划区分为三个等级,即: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简称“突出矿井”)。
“3·11”事故调查报告说明,“谢桥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类型均为极复杂型”“各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均为Ⅱ类自燃,均有煤尘爆炸危险”。
对事故直接原因,调查报告认定:2131(3)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期间,采煤机截齿与断层带岩石摩擦产生火花,引起断层带裂隙中涌出的瓦斯燃烧,对工作面实施封闭灭火,封闭区域内发生瓦斯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这起事故对拥有成熟瓦斯治理经验的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来说,可谓极具“黑色幽默”。
就在今年1月24日,有媒体发布《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瓦斯治理拓潜能》文章,文中提到:
2023年以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已先后建成29口地面瓦斯治理井,总产气量、单井日产气量、单井累产气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如今,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连续26年杜绝了瓦斯爆炸事故,创造了连续1200多天瓦斯零超限的历史最好成绩”。
“3·11”瓦斯较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中,对37名相关责任人员提出处理建议:
对谢桥煤矿矿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等19人分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行政罚款、暂停或撤销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矿长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对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安全环保总监、安全监管部部长等5人给予政务处分;
对阜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煤炭工业科科长等4人给予政务处分。
4月9日,安徽纪检监察网发布通报: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孔祥喜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通报提到:经查,孔祥喜身为省属大型国企党员领导干部,腐化堕落,寡廉鲜耻,严重破坏任职企业政治生态;靠煤吃煤,大搞权钱交易、“家族式”腐败,利用职权为他人在项目承揽、煤炭供应、融资借款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孔祥喜是安徽六安人,1962年出生。1983年他从淮南矿业学院采矿专业毕业后,就进入淮南矿务局。从技术员起步,他当过工程师、副矿长、矿长,并在1998年1月任淮南矿务局副局长。
1998年5月,淮南矿务局改制成立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孔祥喜转任该公司副总经理,此后历任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等职。
2014年2月起,他升任淮南矿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成立后,2020年他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2年8月,淮河能源集团官微公布消息,因为年龄原因,安徽省委决定,孔祥喜不再担任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转岗到省人大工作。
2022年9月至11月,安徽省委第七巡视组对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党委进行了巡视。2023年1月,在反馈巡视情况时巡视组指出:重点领域存在廉洁风险,作风建设不够扎实;领导班子建设有待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统筹谋划不够。同时,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法律法规转相关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2月21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另一名高管——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乃斌,也官宣被查。
东方财富Choice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6月26日上市企业淮河能源[600575]融资净偿还595.03万元;融资余额2.14亿元,创近一年新低,较前一日下降2.71%。
具体信息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602.93万元,融资偿还1197.96万元,融资净偿还595.03万元。
融券方面,融券卖出11.21万股,融券偿还11.88万股,融券余量83.1万股,融券余额312.46万元。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17亿元。
查询公开信息可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为这家上市公司的间接控制股权的人,通过控股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及上海淮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淮河能源63.27%的股份。
据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官网最新财务信息数据显示,2022年末其资产总额1412亿元,负债总金额977亿元,所有者的权利利益总额435亿元;营业总收入669亿元,总利润77.24亿元。
2024年时间已过半,这个千亿国企“重大事件”频现,是偶发还是痼疾?需要我们来关注与思考。